在中国神话传说中,龙一直是吉祥与祥瑞的象征,能够呼风唤雨,保佑一方风调雨顺。龙图腾几乎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血脉里,我们也自称为“龙的传人”。那么,龙真的存在过吗?如果龙不存在,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创造这样一个虚构的生物?为何十二生肖中会有一个不存在的动物?如果说龙确实存在,又有多少人亲眼见过它呢?各种说法争论不休,但自古以来频繁出现的“坠龙事件”似乎在暗示,这种神秘生物一直伴随着人类左右。
最早的“坠龙事件”可追溯到夏朝时期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中记载,夏朝孔甲继位后,因行事荒唐且不尊重礼仪,导致权威日渐衰落,手下大臣纷纷离去。正当局势动荡之际,天空突然降下两条神龙,一雄一雌。孔甲得知此事后,立即派人将龙带回宫中饲养。然而宫中无人懂得养龙之法,曾经负责养龙的人“豢龙氏”家族也已没落。后来宫廷得知有个名叫刘累的人,曾向豢龙氏学习过养龙技巧,于是召他入宫,赐姓“御龙氏”。不久,一条雌龙死亡,刘累暗中将其制成肉酱献给孔甲,孔甲品尝后觉得味道鲜美,便让人继续索取。刘累害怕龙死的秘密被揭穿,遂匆忙逃离。这是史书记载的最早坠龙故事,从中可见,古时确实有人专职饲养“龙”,他们被称作“豢龙氏”。至于他们养的“龙”究竟是什么,有人推测可能是鳄鱼,因为某些地方称鳄鱼为“鼍龙”或“土龙”。
展开剩余61%自古至今,有关“坠龙”的传闻不绝于耳,其中一则还被外国人详细记录。康熙年间,一位比利时传教士撰写了《鞑靼中国史》,书中记载:“1667年7月25日,河南府上空坠落一条巨大生物,形似龙,但头部不见了。”书中描述这条生物全身覆盖鳞片,长约七八十米,需用150张草席才能覆盖,有尾巴,腹下有四只爪,每爪五指。许多当地人闻讯赶来围观。因夏季高温,尸体腐烂散发恶臭,官府遂派人掩埋。奇怪的是,此事未见于清朝正史,只有该传教士记录。据他所说,他是基于看到当地官府的信函,确认此事的真实性才写下这段记载。或许是因为当时自然灾害频发,清廷担心此事预示不祥,故未公开披露。
近代也曾出现几起著名的“坠龙事件”。1944年,发生了“松花江坠龙事件”,据称有上百人目击。故事发生在8月,肇源县陈家围子村,一位农民清晨到松花江边干活,远远望见一黑色巨大物体趴伏江滩。走近后,他惊呆了:该生物全身漆黑,头大且带有两只角,长长的须须垂下,身披坚硬鳞片,体长十余米,四爪深陷沙中,形态酷似神话中的龙。它眼睛微微眨动,呼吸微弱。村民迅速回村召集人群,不一会儿百余人齐聚现场。当众人议论纷纷时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雷电交加,暴雨倾盆。众人纷纷散去避雨,江水上涨淹没岸边。次日雨停,人们带着雨具重返江边,却发现那条黑龙踪迹全无,只留下一条深沟,空气中弥漫腥臭。有人猜测它借助大雨飞走了。尽管百余人目击,但后续采访中描述细节各异,让人难以确定真实性。
那么,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呢?我认为存在。从古至今屡屡出现的“坠龙事件”,难道都是古人编造的虚构故事吗?
发布于:天津市金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